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社团活动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推广面大的趋势★★★。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理论研究会进行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让同学们能够全面地了解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配合国家各项文件的学习,使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微笑工作室、益方社等公益性社团在校内外进行各种公益活动★★,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在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方面,科技文化俱乐部、爱因斯特学生圈等开展了一系列内容新颖活泼的活动,吸引了很多的同学参加;在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方面,影视艺苑★、清风飞扬社等艺术类社团结合各自的特色举办令人兴奋的精彩文艺活动★★,使同学们从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出来★★★,在得到身心的愉悦的同时又提高人文素养。
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就十分重视社团的发展。1952年★★★,学校第一个学生社团成立★★★;到1953年★,有540人参加歌咏团、舞蹈社★★、口琴社、唱片欣赏组等★;1954年又有390人参加;60年代,学生社团扩展到文化★★★、科技领域;80年代又有较大发展;1991年末★,全校有社团13个,参与者近千;直至2005年3月,学校共有社团91个★★★,参与总人数过万★★。在社团发展的50多年中★★★,学校社团数量和参与人数有序增加★,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精品社团。近四年多来,学校社团共有9次获上海市级荣誉称号,4次获全国荣誉称号★;如阳光协会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 MBA协会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明星社团”;环保协会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上海市优秀社团”、★★“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等等。
学校学生社团主要是在学校团委、学院分团委和学校社团联的组织利来老牌、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每个学生社团都配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同时学校每年组织社团节,这些为学生社团提供了良好的软件环境;同时,学校新大学生俱乐部、社团活动室的开放为社团提供了活动场地,这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在★★★“提升华理人文素养,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的宗旨的引导下★,校内各社团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后★,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又构成了独特的社团文化★。在举办各种活动时,各大社团始终秉承★★★“专业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注重同学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到各种知识,丰富自身人文素养★★,拓展自身素质。活动中将专业理论知识★★、文化艺术融合起来,在注重活动频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活动质量,努力提升活动的★★“含金量”,致力于打造精品社团。社团节期间,各大社团纷纷配合社团联的活动,进行相关的系列活动★,在充满欢庆的气氛中,将各种艺术知识融合进去,提高同学们自身的艺术修养。每一届社团节都各具特色★★★,每一次都能在华理校园内掀起一阵旋风★★,广大同学或组织,或参与,或观看,活动结束后反响很大,大家都表示社团节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的意义本身,更是对整个校园健康和谐文化的一种充实,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更加光彩的一笔。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自195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通过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和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社团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