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新闻中心

广东省政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凝心聚力

发布时间:2025-01-17浏览:

  交流协商是政协的“看家本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联动,汇聚强大合力。

  这是广东省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缩影★★。2024年,省政协委员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教育、就业、医疗、托幼、养老、住房保障等提出提案250余件。

  广东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上线年来,“委员会客室”已举办1000多期★★★,1000余名省政协委员参与会客轮值,网友留言超2万条。这一平台拉进了委员们与群众的距离,打造了凝心聚力新阵地,传播了协商民主好声音,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政协力量。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2024年,广东省政协制定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对“联系谁”“联系什么”★“怎么联系”“联系要达到什么效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

  在2024年7月举行的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上,以★★“拓展人工智能新赛道新场景★”为主题★★★,粤商企业家代表与省政府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协商交流、共商发展良策。粤商企业家代表结合企业实际发言,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真知灼见。

  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赖南辉表示★★★,一年来,省政协聚焦协商主责主业★★★,围绕加强家庭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等开展专题调研协商。全年共开展16次重点协商议政★★★,开展61次调研视察和民主监督★,办理提案915件★。

  不少政协委员表示★★★,通过参与跨专委会、跨界别的调研和协作,委员们可以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更有效通过专业互补提升建言资政的质量,体现了协商议政的系统性★、广泛性★★。

  目前,部分城市的医院已实施提案中的部分建议★,且逐步推广“三天内看报告不用再挂号”和“挂号一次管十天”等政策。★★★“履职落到了实处★★★,作为政协委员的我们获得感满满★★。”曹志伟说。

  2024年,省九三学社、民革和民盟等聚焦促进广东科技成果转化提出系列提案★,围绕★“转什么★★★、谁来转、怎么转★”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操性的意见建议。此外★,省民建★、民革、民盟、台盟★★★、民进和部分省政协委员围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出系列提案。

  在线下,“委员工作室”履职尽责;在云端★★★,★“委员会客室”构建起了委员畅达民意、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每个工作日都会有一名省政协委员线上值班,与网友开展常态化的双向交流互动。

  “如何保护眼睛★?”“如何让老人轻松就医?”★★★“有哪些措施可以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面对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传统制药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会客室里★★★,不仅有围绕民生话题的答疑解惑,还涉及专业领域的咨询讨论★★★。

  有关新质生产力的讨论不仅体现在提案上,还出现在会场上★★、调研路上。一年来,广东省政协组织有专业专长的委员和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以“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的形式★,就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前瞻性★、细分领域问题进行小范围深入讨论★★★,提出有分量的对策建议。

  聚焦这一广东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广东省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优势,持续做好提案工作★★★,有力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奔走国是,关注民生★★,是广东省政协的优良传统。过去一年,广东省政协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联合多位省市区政协委员,到省市多家医院开展实地调研★,并收集一百多名患者的诉求后,曹志伟牵头完成了《关于解决群众就医过程存在多次挂号和检查问题的建议》★,并获得广东省政协2024年优秀提案★。

  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是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不断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

  省政协科教卫体委积极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联合有关党派、专委会、市县政协开展送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下乡等系列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省政协社法委打造了★“法治巡回讲堂”工作品牌,聚焦民生实事,以多样化法律宣讲帮助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更好知情明政、履职尽责……

  省政协农业农村委结合农业界别工作特点,探索在委员工作室下设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将委员工作室延伸到田间地头的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和乡镇农村,打造各级政协委员学习交流园地、有效履职阵地和联系界别群众场地。

  2024年,广东省政协探索建立★★“跨、联★★★、提”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委员有序跨专委会★★、跨界别★★、跨专业履职★★,持续在调查研究★★、协商建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升质效。

  委员工作室建设已成为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一年来★★,省政协社法委委员工作室组织法律专业委员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助力企业合规建设等主题召开研讨会,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建言之智正转化为工作之效★★★。广东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批批协商成果被采纳★★★、落实,科技创新“势能★”正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看一次病有时需要多次挂号★★★,这是许多群众在实际就医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也是广东省政协常委曹志伟曾经在就医时的亲身经历。

  本报讯(记者陈凯星 陆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至17日在广州召开★。2024年,广东省政协委员积极通过提案履行政协职能,共提出提案1229件,立案915件★★★,提案办复率100%。一年来,广东省政协积极搭建广泛多层交流平台,促进各界思想深度碰撞与融合,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024年,这样的“深聊会★★”共举办52场★★★,先后有150多名委员参加★。许多聊出来的意见建议已转化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一年来★★★,经过各方努力★★,一系列提案办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关建议得到吸纳应用,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积极作用。